精选推荐
江苏居民超五成收入用于消费手机支付超八成
调查报告揭示我省城乡居民消费特征——过半收入去消费,手机支付超八成
11月28日,省消保委发布《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调查报告(消费者篇)》。报告显示,我省居民用于消费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五到六成,超过八成的消费者常用手机支付。
省消保委介绍,该报告以问卷调研获取大量一手消费数据,并结合统计数据等二手资料,系统梳理我省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希望为政府优化全省的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优化生产供给方面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消费水平:超五成收入用于消费,潜力有待开发
【数据】调查显示,2018年江苏省城乡居民将五到六成的收入用于消费。其中,家庭消费水平相对保守,平均支出收入比为50%;而个人的消费水平相对更高,平均支出收入比达到62%。
【解读】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我省苏北、苏中、苏南地区消费者的家庭消费水平基本持平,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从不同地区消费者的个人消费水平来看,江苏省各地区仍具有一定的消费潜力,相对而言,苏中地区的消费潜力更大,目前消费者支出收入比例只有56%,而苏南、苏北都达到了64%。
消费渠道:苏南线上购物人群占比较高
【数据】在线下消费场所可及性方面,72.7%的消费者表示可在15分钟内到达实体消费场。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25.5%城市消费者和30.9%农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表示15分钟内可及的消费场所只可以满足一半或一半以下的消费需求。从整体上看,线下购物依旧是更为优先选择的购物方式,占50.1%;优先选择线上购物的消费者占41.3%。
【解读】我省不同地区城乡居民日常主要的消费场所基本一致,线下和线上消费渠道均受欢迎,以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电商平台/网购、连锁/大型超市、小商店/便利店和餐饮场所为主要消费渠道。
目前,线下消费场所基本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求。对质量问题的担心是影响消费者优先选择线上购物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优先选择线上购物的人群占比逐渐增加。从区域角度分析,苏南地区优先选择线上购物的人群占比明显多于优先选择线下购物的比例;苏中地区两类人群占比相差不大;苏北地区优先选择线下购物的人群占比明显更多。
支付方式:超八成消费者常用手机支付
【数据】我省消费者最常用的支付方式是手机支付,占82.9%;其次是现金支付,占48%;其他为预付卡等方式。
【解读】总体来看,随着移动通信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现金支付的消费者越来越少,出门不用带钱包,只要带一部手机就能轻松解决吃、住、行、娱乐等各种消费。另外,城市相比农村更乐于使用预消费支付方式,如借支和预付卡等。
生活追求:丰富化、多元化,偏重理性和品质消费
【数据】我省消费者最主要的生活追求为提高生活品质,占47.7%;其次是培养子女,占35.7%;增加收入方面占35.4%;健康方面占33.6%。
【解读】我省消费者的生活追求呈现出丰富化和多元化趋势,如新消费和个性化消费,但整体而言更偏重理性消费和品质消费。从年龄看,消费者的生活追求呈现明显的代际特征。其中,18—30岁的消费者更关注自身生活品质;31—50岁的消费者更关注子女培养;51岁及以上的消费者更关注身体健康。